3)第十五章 偷袭计划(下)_大清拆迁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快马直奔江南制造局。

  75mm克虏伯行营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888年制造,射程5000米,随炮配有弹药车,可装弹24发。使用的炮弹共有4种,分别是:“单层开花子”、“层叠开花子”、“子母弹”、“群子弹”

  哈乞开斯5管回转炮,由法国哈乞开斯公司制造,有37mm、47mm等几种型号。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等军舰装备了此炮,甲午战争中,中国陆军也装备了该炮的陆军型

  主要参数:炮重:209kg(37mm)578kg(47mm),射速:60发/1分钟(37mm)5发/6秒钟(47mm),射程:2778米(37mm)2020米(47mm)

  格林炮/十门连珠格林炮(un)又译作加特林机关枪,由美国人richardjordangatling(1818-1903)在1862年发明,用手把摇动6-10个枪管围绕轴心转动,火力十分猛烈。(格林炮实际上应该称作格林枪,应为在英语中gun是枪炮的统称,又因为此种武器威力强大所以在进入中国后被译作格林炮)。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装备军队的机枪,美国军队在1866年将其正式列入制式装备。这种武器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当时世界各国军队的注意,在传入中国后于1881年由金陵机器局开始大规模仿造,各地兵工厂随后也进行了生产,中法战争中该炮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国陆军大规模装备了格林炮,

  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四门神机连珠炮(nordenfeldtgun),由美国人诺登飞于1878年发明。和格林炮一样实际上是一种机枪或机关炮,原理是将多根枪管平行排列,用手转动一个把手,各个枪管后的枪机依序击发,射速每分钟350发,射程2000米。

  马梯尼枪,全名亨利马梯尼枪,因采用亨利发明的来复枪专利和马梯尼发明的升降式闭锁枪机专利而得名。1871年被英国正式采用,每制造一支要支付八先令专利费用。该枪是当时世界上一种优良的后膛步枪。

  山东机器局于1876年由曾昭吉自造机器,照式仿制,不到2个月,即造出120余支,质量与英式相当。其后四川机器局也有制造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