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七八 不敢比和大人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在京城也有分号的大型钱庄,其会票的制作和书写,对保密性有极为严格的要求,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差错。除了使用了大明,也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水印印刷,并在关键部位加盖戳印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法子。

  其一是字迹。由某一地钱庄的专职人员用毛笔书写会票内容。其笔迹同时通报‘茂德钱庄’遍布北地的一十三家大小票号。

  其二就是密押,这密押,几乎是类似于密码本的存在。

  “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表示一至十二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私,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表示每个月的一至三十天。“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表示银两的一至十位。“国宝流通”,表示万千百两。

  董策这张汇票的密押是‘章最看宝通’,其实指的便是董策在十二月初八这一日,汇入了五千两银子。而这些银子,是各地都可以取出来的。若是在存入的时候加上只有某地钱庄才能取这一条的话,密押还会更长。

  像是这等密押,外人是绝对无法解密的。

  银钱是准备好了,只是却还缺了一个东西,或者说,是一个人,一个极其重要的人。

  一个引荐人。

  此人须得和你想要拜访的人相熟,至少是认识,得有些交情,能够让你顺利的进入府中,见到你想见的人。而若是没有这个引荐人的话,你别说是送银子运作了,根本连府门都进不去。就算是你送再多的银子,对方根本不会要,更不会给你办事儿。

  明末官场,尤其如此。无论是拜访京中的大员,还是皇帝身边信任的太监,亦或是封疆大吏,一方权臣,都是须得有中人的引荐。是以许多去京里跑关系的人,往往都是要呆上个一年半载。比如说先找一个同乡或是同年或是和父辈交情不错的长者,请这位带着他去拜访另一外,然后这另一外又带着他拜访下一位……如此经过三五个人之后,才会见到那想见的,能帮到自己的人。

  这等案例极多,不胜枚举。

  这个中人,倒是不怎么拘泥身份。比如说可以是你那位目标的同僚,同年,同乡,或者一起共过事的曾经的同僚。此人的子侄辈,此人的幕僚,甚至是此人的管家都可以……总归一句话,得脸儿熟,说的上话。

  更何况此次董策要见的不是别人,乃是宣大总督杨嗣昌。这位辖理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镇,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衔儿的老大人,可是这片土地上的最高主宰。也是整个大明朝最有权势的煊赫人物之一,想要见到他,更是难上加难。

  这便是一个大麻烦。

  其实若是抛开这个因素的话,别的还都算是好解决,尤其比较让人欣慰的一点是,在明朝,哪怕是奢靡成风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