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皆大欢喜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释然。

  这边虽是军事要地,可民生实是凋零了些,没有什么多余的税收,这该有的衙门却半点不少。收入少支出多,账面能有余银,已经不容易。

  “银子直接从户部支,木头是现成的,到时候直接发到移民手中就好。旧帐篷那边也要了,直接做地窝子顶棚,当比茅草要暖和些。”曹颙道:“只是要快,如何选址,测量,规划,还得段大人派几个妥当人过去。最好以村为单位,在垦田边上,如此也省得百姓安置后,再费第二遍事儿。”

  虽说曹颙品级高,可因为太年轻,所以段知州心里原也不服气。

  今日与他相处半天,见他所行所言都围着民生百姓,不知不觉也收起小觑之心,正色道:“在新城周围,已圈了二十处,每处能开垦出良田三万到四万亩。到时只要按户籍名册,安置百姓一百户到两百户百姓即可。只是下官曾过去看过,新城只有南边五里外有河道,其他三面都没有水源。那边地势又偏高,若是不打水井,收成有限。”

  听了这一席话,曹颙对这段知州不由侧目。

  就是他自己,在新城修建后去过多一次,也没有想到水源这块。

  他只是看着一望无际的原野,想着能垦荒多少亩土地,安置多少流民。

  段知州能熟悉民生,还能重视水利,有这样的地方官真是百姓的福气。

  曹颙心中,不由生起爱才之心,看了他一眼,道:“既是如此,你就写个条陈出来。”

  段知州听了,精神一振,道:“大人的意思?”

  “既是千里迢迢地迁了百姓过来,总不能让他们守着一大片地,却吃不上饭。从河南运来的苞谷与地瓜种子,都是耐旱之物。可为了稳妥,每村还是多打两眼水井得好。”曹颙道。

  可以说,今天两人都是意外连连的,却是也知道对方与自己一样,是能为百姓生计着想。

  有曹颙这个户部堂官支持,段知州哪里还不敢干。

  打井的话还太早些,地窝子的建造,却是迫在眉睫。

  于是,知州衙门就开始忙碌起来。

  腊月初三,衙门前的石壁上,就贴出了盖着知州大印的募工告示。

  三天之内,就有六百多劳力报名。

  踢出老幼,留下四百人听用,由知州衙门准备了铁锹、榔头,配发到众人手中。

  至于监工,则用了知州衙门的属官,每人每天二钱银子,以自愿的形式报名。

  到腊月十八,三千个地窝子就全挖完了,比曹颙预料的还要早上好几天。

  只因为这次募工,是“按件”计薪,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干,生怕自己干得慢了,少挖几个地窝子。

  搁在旁处,这样累的活,怕是早就有熬不住的。

  新城这边,曹颙与段知州都是细心人,自不会出那样的纰漏。

  募工上差,虽自备干粮,可衙门这边,也给预备了热粥与烈酒等暖身驱寒之物。

  当这些人美滋滋地衙门领了工钱后,少不得要添些的东西,使得这原本冷清的甘州商铺,也热闹许多。

  此事,第一批移民已经到新城,住进了盖好的地窝子。每户按人口,也领了米粮等物。

  一时间,皆大欢喜……

  京城,皇宫,养心殿。

  雍正看着曹颙递上来的密折,其中还附带了甘州知州段青林拟的新城农事条陈……

  重生于康熙末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