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国家力量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美国人的战术存在着决定性的缺陷,实际上相比于中国人,美国人对于战争是存在一个成本问题,简单来说,美国人认为,战争也是一种付出和回报必然成比例的活动,在资本世界里,他们认为,无论是人的生命还是炮弹和子弹的都是有一个价值标准的,发明了统计学的西方人认为,付出和投入要具备一定的比例,否则就是亏本买卖。

  在这个价值观的驱使下,消灭一个张曙光的团,让他们可以从容的使用价值上亿美元的导弹炸弹,可是当这个目标变成一个价值只有二十美元的帐篷时,没人认为会疯狂的投入如此价值的弹药。

  长期与敌人的交锋,让殷勇很清楚敌人的心里,所以在他的命令下,士兵们从来不以具备打击价值的规模出现,实际上,他们最大集群数量也只有数十人,虽然数量根本无法达到左右战局的地步,但是拥有着与单兵不相匹配的破坏力巨大的武器,却让他们可以在偷袭的情况下,轻松的消灭任何比他们还要强大几倍的敌人。

  当然,即便消灭几倍于自己的敌人,也无法达到战略目的,可是,如果当一个集团军里每一名士兵去这么做,量变就会产生质变,并且最终撬动了杠杆,达到战略目的。

  ※※※

  当超级舰队的目光被殷勇紧紧吸引在中东的时候,美国国内,正在为一个人的入境而紧张万分,而此刻,这个人正茫然不知的坐在飞往美国的客机内。

  从机窗向外看,万米高空永远都是晴朗无云。虽然曾经无数次机降伞降,彭铮却惊讶的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留意过身边如此美丽的风景,看着机身下绵延的云海,彭铮痴迷的凝视着,完全忽略了周遭的一切。

  “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身边忽然传来一阵柔和的询问声,彭铮一愣,茫然回头看看,发现空姐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哦,no!”彭铮很奇怪为什么对方会忽然询问自己,一直到他抬头向头顶张望,才发现不知道谁按了他头顶的呼叫灯。

  “对不起,小姐,是我,我需要杯水。”还没等对方继续询问,坐在彭铮旁边的一个男子就咳嗽了一声回应道,空姐礼貌的点点头,转身离开,而就在空姐离开时,彭铮的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

  身边这个男人有问题,表情看来过于紧张,他在一分钟内,连续动了几次,虽然动作轻微,但足够显示他内心的躁动,口袋里鼓鼓囊囊,看着棱角分明,应该是一个足够坚硬的物体,唯一让人有点不确定的是,对方并没有出汗。彭铮模糊的记得,曾经的教官告诉他,某些人表情的微小变化,是无可掩盖的。

  那么,这个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劫机?

  彭铮再次将头转向一侧,窗外,仍然碧空如洗,云层绵延起伏,看着一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