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一章 相看_闺门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二郎易宗淕本来在明知书馆里好好地抄着书,同时尽着工人员的管理职责,却忽然收到建南侯府的召唤,让他送两本书到侯府去。

  其实建南侯府的三位主人都是熟读诗书的,这样的吩咐也是常有的事。当初建书馆的时候,建南郡公夫人将自己生平所收藏的书籍拿了大半出来,自家府中却不曾来得及留下抄本。虽说那些书都是她平日极少会翻阅的,但如果遇到想要看的时候,常常会叫了人来取,待看完了再送回来。当然,若是书馆从别人手中得到了郡公夫人十分感兴趣的书,她也会叫人来借。不过建南侯府的三位主人都十分体恤怜下,借去的书都会尽快看完,又或是尽快抄好一本,就归还书馆,绝不会妨碍到书馆的日常运。

  身为书馆主人,这点权利当然还是有的。

  今日建南郡公夫人忽然动念想要借阅的书,就是前不久才由一位致仕的大学士捐出来的,是他年轻时候的几本游记、诗集,都是自家抄写的孤本,并非印刷品。他早前就已经捐过不少书了,如今再捐,只是为了让归乡的行囊能轻便些许,又舍不得把那些书烧了罢了。这种游戏之,送人有些拿不出手,似乎捐到明知书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日后若有子孙后代对先祖的笔墨感兴趣,只需要到明知书馆去借阅就行了。

  易二郎心里其实不认为这几本书有很大用处,那位致仕的大学士在游记中记载过的地方。其他人的游记或手札里早就提过了,比他描述得还要细致些。他在游记中,很少谈及当地风光民俗。更多的是说自己的感想,对所见所闻评头论足,见着个乞丐就要抨击当地官员无能,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见着个寡妇改嫁,便要骂一声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书生气十足。不过那已是前明末年时的事了。他发表的任何评论,在如今大楚朝廷眼中都是无伤大雅。

  至于诗集,收了有四五十首诗词。都是这位大学士入仕前所,倒也看得出才气,不过真正的好诗不多。好诗都已传唱久远了,剩下少为人知的。都是平庸之罢了。这位大学士是以理学名家而闻名。诗名不显,如今又致仕了,没留下几个有出息的门生在朝中,即使有人对他的品感兴趣,也只会借他第一次捐的理学著。估计他这游记诗集捐了出来,会翻看的人也不多。易二郎心里还在奇怪,张氏为什么想要借这几本书来看呢?

  但无论张氏是出于什么想法,想要拿这几本书来看。易二郎都要亲自跑这么一遭。这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尤其近日建南郡公夫人替他哥哥易大郎易宗澪媒。定了尚家女,易家上下都感激万分。他心里十分高兴能有这么一位嫂子,听说建南郡公夫人有差遣,别说是点了他的名了,就算没点,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