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六章 营销的本质_重启人生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问题在于古玩这个行业太特殊了,识货的人就那么一小撮,但他们却并不是能给商家带来蛋糕的人。

  能够带来长久利益的,必然还是平民老百姓。无论是工薪族也好,还是千万富豪也罢,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看来,他们一并都属于一般人。而这也就代表着他们是不知情的人。

  一般人判断一件古玩的价值,哪怕是浸淫其中多年的老客户,他们最常用的办法,其实是“道听途说”。这看似很荒唐,但事实就是如此。在这一点上,古玩的性质或许和艺术品有着一丝相似之处。

  艺术品和古玩在价值判断上的不同点在于,艺术品真正依靠的是人的主观看法,说白了,只要有人买账,那它就是值钱的。但古玩不一样,它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有巅峰期也有没落期,是有实际的历史可以进行参考的。

  对此可以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艺术品,有个小孩儿乱涂鸦画了一张画,旋即有个亿万富翁用上亿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那么这就是它的实际价值。

  并且,通过聪明的营销和洗脑式的宣传,还很有可能制造出一大批认可这乱涂画的人出来。很多看似荒唐的事情,在历史上其实已经真实上演过多次。

  像这样的营销模式之所以能成立,很大一部分源于艺术品的价值并没有具体的对象可以进行参考。有些人或许会觉得可以将其商品与历史上那些名画进行价格比对,以此推测出一个较为合理的估值。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本身就已经陷进了营销圈套之中,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有价无市的著名字画都是怎么来的?它们一样是通过洗脑式的营销和宣传把价格提了上来。

  艺术品不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完全根据人的主观诞生的物品,因此,它的价值只会来自于人主观的看法,在大自然的既存事物之中没有它的对参物,也就不可能得出真正的实际价格。

  而古玩在这方面却有着自己的底线,因为有真实的历史可以参考,人们更加关注的不是物品本身鬼斧神工的构造,而是它的真实性。只要它是真实的,那么理论上来说,这件古玩保存的越完善,年代越是久远,价值就会越高。

  这种价值体系模式的核心是物以稀为贵,越是稀有的物品就越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用力证明身份和能力的象征物。

  这也是为什么在古玩市场上,真正的平民其实很少,它的低端市场的主要迎合人群也都是手里有点儿小钱的中产。说白了,有钱人玩古玩是玩的一个面子,一个身份的象征。

  就比如龙眼老爷子这种,他虽然在古玩界享有赫赫威名,但李开阳明白,他对古玩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是为了买下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要问起对古玩的学识,李开阳第一个想起的就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