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又到了分年货的时候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2章又到了分年货的时候

  九十年代,年味还是很足的,平时吃不到的,过年要吃,平时穿不了的,过年要穿。

  年前的华夏,洋溢着一种温暖,同样弥漫着一种焦躁,特别是在火车站。

  春运是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们无法磨灭的记忆,回家,一切憧憬与美好,在开始买票的时候就充满了艰难。

  帝都是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虽然没有岭南那么夸张,那边聚集了太多的人力密集企业,但帝都同样也有着庞大的外来人口。

  来打工的,来上学的,来办事的,来看病的,有事没事,回家过年,到了年前的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学里的学生可以凭借学生证在学校内部登记购买,一般来说还是能够保障的,但王旭这边可是有不少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买火车票,哪怕是坐票,都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会太过困扰王旭的企业,他的几家企业人员并不多,工作室本身就是特殊行业,这会儿正是挣钱的时候。

  回家?回什么家,放着满地的钱不捡,你回家过年?就算王旭愿意,你问问艺人干不干。

  而玉卓师兄那里虽然厂区不小,但工人数量却没有多少,还绝大多数都是帝都人,少数几个外地的,凭借外资企业工厂本身就可以订一些票优势,很容易就解决掉了。

  稍微有点麻烦的是唐芸那里,自从她和妇联合作,从老家那个大案中带来了几十个女孩,都安排在工作室和服装厂工作了。

  这些人就没有本地户口,但问题是他们就是回不了家才背井离乡来到帝都的,所以根本就回不去。唐芸这里还得安排春节联欢什么的来缓和这些姑娘们的心理问题。

  而其他工人中,同样地,外地人本来就不多。

  一方面,帝都本来就不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宣传口径,来帝都务工的最多的是建筑和餐饮,都和王旭关系不大,所以,王旭招工并不会出现岭南那种成群结队的情况。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旭这里给的工资挺高的。

  比同行业起码高上一半到一倍的样子,毕竟他这里出品的衣服利润很高,要不是定得太高会成为关系户基地,王旭完全可以给出更高。

  在王旭的影响下,唐芸也基本上秉承了王旭的理念,那就是对于技术的尊重,不仅仅是发明创造的那种技术,王旭同样尊重手工劳动者的手艺。

  同样是用缝纫机,一些基本的技能一样可以划分三六九等,这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总结出来的规则。简单的技能一般会分为三个档次。

  而复杂的比如裁剪之类的会分的更多,王旭的企业里都有着严格技术岗位评定规则,无论是服装加工还是玉卓师兄那里的电器制造都是如此。

  每个档次的提升都会让工人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