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举与水利工程_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兵两万,驻守北边的几座坞堡。

  张华还将陈午、田禋的乞活军,也部署在北境。

  李自成的老营,战斗意志特别顽强,对张华势力的威胁极大。

  张华从归降的胡人部落之中,挑选出南蛮部落的精锐,补充王平的无当飞军。

  有无当飞军和乞活军坐镇北境,张华这才腾出手来,对付唐玄宗和秦孝公。

  范仲淹从河洛传来消息,主要上报三件事,其一,孙策与袁绍在朝歌交战。

  其二,努尔哈赤击败朱由检,朱由检向范仲淹求援,但范仲淹的兵力只能固守河洛,无力出虎牢关。即使范仲淹勉强出兵,在平原地形也会被八旗骑兵冲垮。

  其三,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设立,范仲淹计划开科举,选拔人才,进入应天书院培养,提高他们的基础属性和天赋。

  换而言之,只要人口数量足够多,筛选出一批潜质较好的人才,进入应天书院,他们的基本属性可以更高,也有可能觉醒天赋,甚至是领悟第二天赋、第三天赋。

  如此一来,一些后人,也有可能诞生名将,不至于断层。

  张华认可范仲淹的决定,于是让范仲淹筹备第一届科举,并且决定笔试的科目。

  科举分为文举、武举。

  在张华的强调下,文举除了文史,还要考核法令、算术、时策、经济、天文、地理等实用科目,并且降低诗词歌赋、儒家经典的比重,提升法家、墨家、农家的地位。

  武举考虑举重、骑射、步射,还要考核兵法。

  纸上谈兵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武将要掌握基本的兵法。

  至于如何灵活运用,是人是鬼,那就看武将的天赋了。

  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又比如南宋时期的虞允文,作为没有带兵经验的文官,也是纸上谈兵,却在采石矶以一万八千宋军,击败十五万金兵。

  所以说,纸上谈兵不一定是坏事,只是不同的武将,天赋亦有差距。

  张华设立科目之后,就由范仲淹在各镇组织科举考试了。

  科举只在各个县的县城举行。

  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性,张华设立主考、监试等官吏,还派出士兵看守卷子,维持考场秩序,要是有人敢乱来,说不定会被诛杀。

  至于评卷,由各地教谕、考官、吏曹进行交叉评选,按照分数划分等级。

  等级最高的一批人才,张华将会亲自召见。

  因为可以看到这些人才的英雄属性,弄虚作假的概率大幅度下降。

  第一届科举设在两个月之后,各县的士子闻讯,哗然一片,为之狂热。

  张华势力蒸蒸日上,如果此时出仕,哪怕是混资历,将来怎么也可以混一个县令吧。

  而且,张华设立的科举,不限制男女。

  当然,科举的前提是要识字。

  古代女子识字率很低,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参与科举。

  “有点意思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