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章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1)_黄帝内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

  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

  岐伯曰:辰戌之纪也。

  太阳太角太阴壬辰壬戌,其运风,其化鸣紊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

  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

  太阳太徵太阴戊辰戊戌同正徵,其运热,其化暄暑郁燠,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

  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少角

  太阳太宫太阴甲辰岁会甲戌岁会,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

  太宫少商太羽太角少徵

  太阳太商太阴庚辰庚戌其运凉,其化雾露萧瑟,其变肃杀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满。

  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宫

  太阳太羽太阴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化凝惨凛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谷。

  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少商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黄今,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痿,足痿,注下赤白。

  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