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_黄帝内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痛。

  帝曰:善。治之奈何?

  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

  岐伯曰: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写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写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写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写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写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写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写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帝曰:阳明何谓也?

  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

  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

  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

  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

  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

  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