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9章 名正言顺_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一天开始了,朱允熥还是按照以往那样准备上朝。

  文武百官已经在奉天门外列队了,准备着开始入殿了。

  一个小太监走到练子宁身边,小声说道,“大人,殿下有旨意,今日朝堂之上当弹劾礼部尚书。”

  练子宁心里顿时有数了,他不算是绝对的太孙心腹,比不上夏原吉、黄观。

  而郁新、杨靖、齐泰这些六部尚书,有些人觉得这算是太孙心腹,但是也有人觉得那些人都是皇帝发掘、提拔的,算不上是真正的太孙班底。

  弹劾任亨泰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一个压力,自然就是因为这位状元出身的礼部尚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第一个在太孙府效力的文官大员,是六部尚书当中真正意义上被太孙提拔的。

  在皇太孙地位越来越稳固的时候去弹劾太孙心腹,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添堵。

  可是练子宁不在乎那些,他有着自己的一系列认知和坚持,此前没有弹劾只是因为得到了太孙的授意,要稍微的晚一点。

  如果太孙一直压着这件事情,练子宁哪怕拼着太孙发怒,他也会在该弹劾的时候就去弹劾,这就是他自小坚持的真理,这也是他认为一个读书人应该坚守的正气。

  现在皇太孙也明确了一些事情,练子宁自然也就显得更加有底气了。

  早朝就这么开始了,首先也就是五军都督府的一些事情,奏报边关事情,奏报这一次诸王出征的事情,这是大事。

  练子宁保持着安静,轮到都察院的时候他直接出班,“启奏陛下,礼部尚书任亨泰出使安南,本该宣扬国威、教化,然其买蛮人为奴婢,有负朝廷恩典、不遵礼法,还望陛下彻查!”

  又有其他御史言官出班,任亨泰的一些所作所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些事情也没有人会想着要帮他遮掩。

  这也只能说是任亨泰咎由自取,或许他以为天高皇帝远的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在安南的所作所为,可是实际情况就是他做的事情朝廷已经知道了。

  朱允熥也出班,说道,“启奏祖父皇帝陛下,孙臣以为任亨泰忝为礼部尚书,其所做之事实在难以启齿。位居礼部尚书,也难以服众。”

  老朱看了看朱允熥,说道,“准所奏,罢任亨泰礼部尚书之职,皇太孙查办此事。如何发落等事宜,太孙草拟后报与朕。”

  皇帝这样的一些安排让大家稍微有点意外,可是也不算是特别的意外,也算情理之中。

  皇太孙被册立这三年多来,皇帝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在培养,放权的速度也让人有些不可置信。

  尤其是最近这一两年间,皇太孙的表现出色,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如今的太孙和当年的皇太子一样,基本上已经实际的掌控了大明的朝政。

  大事小事先奏报太孙,太孙拿了主意之后再报给皇帝,这个流程很多人都无比熟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