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知恩报恩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万岁,臣当时愚昧不明,多有冒犯,臣罪该万死。”

  这时候,有士兵在殿外敲响登闻鼓,趁机上奏董遵诲罪状十余条。

  董遵诲更加惶恐,浑身如筛糠一样,心想:“完了完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自己这回是死定了!”

  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都怪自己太过任性,有些领悟来得太晚,有些事情忏悔没用。董遵诲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万丈高楼一脚蹬空,扬子江心断缆崩舟,整个人彻底瘫在地上。

  赵匡胤道:“朕正在赦罪赏功,难道会计较你以前的过失吗?卿不必担心,朕一样会用你。”

  闻听此言,董遵诲感觉自己终于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把自己从死亡的深渊又给拉了回来。他稳了稳心神,再次向上叩头道:“今蒙陛下赦罪,臣定当做牛做马,衔环以报。”

  赵匡胤命人摆酒设宴,道:“朕今日且与故人小酌,以叙随州旧谊。”

  董遵诲再次起身谢恩。礼多人不怪,估计董遵诲的脑袋此刻一定嗡嗡的了。

  赵匡胤道:“你母亲现在哪里?”

  董遵诲道:“家母现在幽州(今北京西南),患难远隔,不得相见。当年石敬瑭把幽州割给契丹,至今二十余年,母亲一直住在原籍,幽州地处敌国,天各一方,不能相见。”

  董遵诲的父亲董宗本过去曾是赵延寿的部下,赵延寿战败以后,投靠辽国人当了汉奸,董宗本不想跟着他干,带着儿子偷偷地回到了中原,妻子只身留在幽州。

  赵匡胤沉吟片刻,道:“定州离契丹幽州较近,朕任你为定州防御使,汝可寻找机会,将令堂接来,母子团聚,也是件好事。”

  董遵诲一听,再次离席,伏地叩头道:“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久,赵匡胤派人带了大批珠宝,到幽州行贿契丹将领,把董遵诲的母亲从幽州接到定州防御使衙门,董遵诲感念赵匡胤的大恩,特地选了几匹北地名马,派刘综进京谢恩。

  赵匡胤龙颜大悦,他把自己穿的珍珠盘龙衣,脱下来赠赐董遵诲。

  刘综很是惊讶,道:“董遵诲只不过是人臣,哪有资格享受起这样的赐物呢?”

  赵匡胤道:“我与遵诲的关系非同一般,用不着分这个那个。”

  一个素有前嫌的人,却能受此殊荣,怎能不使其无限的感恩,怎能不心甘情愿地去为之效死!

  董遵诲没有让赵匡胤失望,他虚心下士,与士卒同甘共苦,守边二十余年,屡立新功,后来升至节度使,成为一代名将。过世后,边境军民为了怀念他,还给他建祠祭祀。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赵匡胤当初投奔董宗本,得到短期的照应,现在他对董遵诲,不计前嫌,提携重用,也算是一种报答吧。

  圣主即位,天下遍生祥瑞。这祥瑞有的是地上长的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