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金融集团雏形_重生之造富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问道:“我们最多算是搞金融投机公司,怎么和金融公司扯上关系了!”

  蚍蜉资本虽然说是个公司,严格来说就是李卫东开设的个人账户。

  而且李卫东对于这个公司目前的定义很准确,就是一个投机客,他要的风投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国际上投资一些优质的公司事,才刚刚开始物色,距离投资估计还有一段路要走。

  邹毅解释道:“李董,我们公司在港岛被定义为私募基金,在港岛的私募基金,也属于金融机构的,自然在财政司和金管局的管理下。”

  这种私募基金在大陆还属于法律空白,比如当初李卫东套现时的港岛财团,就应该属于私募基金范畴的。

  李卫东突然惊醒,是不是自己当初进入港岛的时候,其实资金已经在监管之中了,而自己还以为天衣无缝呢。

  李卫东立马就问道。

  “金管局只是负责外汇市场,而且一般的情况,除非有特别大的外汇变化才会被金管局注意,我们当初是借助于摩根的账户,摩根是主要的被监控者!”

  “这次,我们以公司的形式在联交所开户进行恒生股指期货的的交易,和通过中间商是不一样的,所以才被监管!”

  这样,李卫东就放心了,不过他的行踪早晚会暴露的,可能过几年,还会有本书,叫《世界首富是如何炼成的》,能把他的一切都起底。

  邹毅继续说道:“任主席会后又和我私下里进行了交流,希望咱们能够支持金管局的工作,如果有大批量的外汇进出,需要提前报备!”

  邹毅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骄傲,不是因为能和任主席交谈,在港岛这没有什么,而是他们的公司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这就距离李卫东的金融集团的目的更近了一步。

  想想后世的平安和中信,李卫东就羡慕的不得了,只是不是谁都有那个关系的,都知道开银行赚钱,开保险赚钱,开投行赚钱,李卫东空有这个钱,但是没有这个关系。

  开到最后估计也得沦为大公子哥的提款机,不和他的小饭店一样,小公子哥忌讳港商的背景,大公子哥看不上。

  李卫东无所谓的说道:“这些你们看着办就好,我需要资金会提前打招呼!”

  邹毅的话李卫东自然明白,现在公司的资金规模已经近十亿美金,在哪里都是一笔大资金,要想动用这些资金,监管必不可少。

  李卫东哪天心血来潮的突然调集几亿美金,没有提前报备,这钱还真不一定能这么顺利的转出去,尤其是现在的金管局成立,监管更加的严格。

  李卫东又问道:“你和金管局的任主席很熟悉?”

  任大刚是第一任金管局主席,以前邹毅在摩根投行工作,肯定会接触到这样的人,至于能不能到了那个层次不好说。

  邹毅疑惑地说:“还算可以,以前在摩根的时候,也有过接触!”

  邹毅不知李卫东的意思,她对李卫东了解,肯定不想接触这样的官员,能低调就低调。

  “申请注册个银行有没有可能?”

  李卫东未来金融集团肯定是少不了银行这个环节的,但是在国内还没有放开,私营企业条例上写的清清楚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

  如果能在港岛另辟蹊径,再与内地银行合作,也许是一个途径。

  邹毅没有开口,李时辉说道:“董事长,恐怕希望不大,从80年代银行业危机到现在,没有批准任何一家新的银行成立!”

  李时辉继续说道:“金管局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少现存的金融牌照,不过可以收购一家具有金融牌照的银行。”

  他以前就是资深信息分析师,说白了就是搞金融情报的,对于这些情况比较熟悉。

  “说来听听!”李卫东明显有兴趣了。

  收购省时省力,虽然要接收银行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但依然是比较合适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