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75 历史秘辛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闲谈,郑家如今有驱逐荷人独占大员岛之意,郑家若真的出海攻取大员驱逐荷人得手,再保其金厦,则跨有陆海,其势壮矣!从此郑家既贸易海上,又觊觎闽浙,昔南京城下之危亦可重现,若如此,则鞑清之江南永无宁日。”

  梁家当家人立刻附和道:

  “故鞑清必不愿坐视!若在陆上厉行迁界,断其臂膀,亦不失一时之良策也,更是与荷人守望相助之举……”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敖家当家人也点头道:“有坊间相传鞑清与荷人有约,欲共同清剿郑家,鞑子与红毛夷必有暗通,如此看来,这迁界之策还真不可忽视啊……”

  此时此刻的朱北国心里却十分的感慨,暗道果然这些大商人各个都是洞察精明之士,朱北国是知道历史进程的,郑成功大概会在今年年三月底开始准备出海进攻大员岛,到了明年,就在郑荷双方在热兰遮城下胶着之际,清廷于八月突然颁布迁海令,断了郑家在陆地上的商路----这当然可以视为一种历史的巧合,但如果说清荷两方完全没有什么幕后交易或者默契,那是谁也不信的。

  朱北国当比这些商人知道更多的历史内幕,其实,自从四年前——也就是一六五六年,荷兰联省共和国的特派使节团访问了京师并面见顺治皇帝以后,双方的关系就迅速升温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两国是朝贡与被朝贡的关系,而且还经常在贸易制度和经贸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起争执,但是,两边都明白,双方的合作从来没有中断过,因为,双方在海上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郑家。

  特别是在近期,朱北国早在还没出海之前,就曾经在电脑资料室里仔细查阅了这些年的历史记录,他认为,迁海令的实施时间和郑成功夺取大员岛的时间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而且从那以后,清荷两家愈发打得火热,双方不仅有对付郑家的联合军事行动,还签订了军事协议,双方甚至还议定了一个附加条款,这个形成了书面文字的条款涉及到了一个不为普通人知道的历史秘辛:

  当时的大清朝廷承诺,日后一旦荷兰人攻取了郑家的金厦和大员岛后,双方将有一场事关势力范围的利益分配。

  其中包括以下书面条款:

  “……克服金厦……应驰往邰湾,攻取此岛后……将该岛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与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也就是说,大清朝廷为了剿灭自己的敌人,并没有把这座美丽岛视为“大清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将其作为与盟友的利益交换筹码……

  当然了,朱北国肯定不能当着四家华商的面说出这些话,但对于四家当家人而言,朱博士所言所叙也确实言之凿凿,尽管到现在为止,在座的四家当家人对清廷真的准备实施“迁界”还是有一些将信将疑的,然而不管怎样,这次饭局的谈话内容还是受到四家当家人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乔家的当家人----乔家二公子。

  毕竟他早就收到了自家大哥的两位女婿的口头警告----特别是他十分敬佩的代神医。

  显然,这位神医的学问他乔家二公子是非常服气的,而这位代神医,早就强烈建议乔家:把他们在广东沿海的各种商铺、庄园等内迁至少一百里地,还特别强调过,不要在番禺、顺德、新会、东莞和香山等县城地域经营不动产。

  现在,当他听到朱北国介绍季振宜的上奏内容时,其中有要求内迁民众三十至五十里时,心中不禁一动,只是他清楚地记得,代神医明确告诉的数字是一百里……

  于是在那天晚上,饭局结束众人离开之前,乔二公子就把代小山说的这个“一百里”告诉了朱北国。

  朱北国当然不能说,这个确实是即将发生的历史事实----因为,广东的这沿海五县确实曾经内迁过三次!最后的距离的确是一百里!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