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何为儒_三国之小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夫子十五岁的时候明悟自己想要求学立足于世的想法,从母亲那里开始学习,十七岁的时候拜见鲁国季氏一族,季氏宴请鲁国的士,然后当众将孔夫子拒之门外,用以羞辱。

  十七岁的少年郎经历了自己第一次严重的屈辱,当众被嘲笑没有士的身份。

  十九岁,孔夫子开始改变,为了能够去拜祭自己的祖先得到自己士的身份,他找到了自己的家族并且以家族之子的身份迎娶了丌官氏之女为妻。

  从此孔子正式步入士,也正是开始了他的崛起之路。

  二十岁的孔子成功进入仕途,开始管理仓库,成为了鲁国的小吏,这般模样的士,没有真正的传承,没有士卒的底蕴,此时的孔夫子仍然被所有人以嘲笑。

  二十一岁因为他是鲁国士族之中难得的会干粗活的另类,他去官吏牲畜,该做乘田。

  就这么磕磕绊绊的直到二十五岁,他成功的见到了来鲁国朝拜的郯子,并且得以向他前去请教学问之事。

  向来诸位乃至天下人都应该能够想象,一个被称之为士中另类之人,去向道德高深的前辈去求学是有多么的艰难。

  那个时代,没有陈太丘,没有蔡公,没有某家的先生管公,那个时代,想要学会东西,就要受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嘲讽和屈辱。

  孔夫子并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天赋说高不高,说低不算低的普通人,他唯一的优点在于他有一个曾经不要他的家族,加上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懂,那只能去问。

  数年的时间,有人说他求教于郯子之后又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有人说他连七岁小童都要弯下身子前去询问道理。

  真假小子不知,但是小子知道他在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终于有了些许可以教导他人的东西,然后打开了自己的家门,建立了这天下间第一座学堂。

  小子不知道他建立学堂是为了出名还是为了获利,亦或者是为了能够让天下人不和他这般,求学路上这般的艰难。

  但是这件事情确实是给了孔夫子不小的好处,他并没有遇到太丘公和管公这般的阻碍,甚至于还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三十岁的时候,孔夫子算是依仗学堂之事在这鲁国成功站稳了脚跟,自己也在这天下有了些许的名望。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让孔夫子成功的认识了这天下的雄君霸主。

  同时这一年孔夫子终于说出来了自己的那一句名言,“三十而立!”

  但是苍天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他在鲁国站稳脚跟之后,鲁国出现了内乱,无奈之下他舍弃了鲁国的一切,跟随鲁王逃入了齐国之中,投奔了齐景公。

  然后在晏婴的阻止之下,他没有得到封地也没有成功的当上大夫,他再一次的一无所有。

  不过他却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