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八章 震慑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众多吃瓜群众,把夜半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一遍,一点没做隐瞒。

  在没有拆迁户这个名词的时代,清韵斋窑场的这次扩建,着实让周围居民体会了一把拆迁户的运气。

  凡是地处清韵斋扩建范围的住户,这次卖房子都是寻常房价的一倍半。这片地方无论居住环境,还是房屋的老旧程度,在京城都属下下成。

  这是清韵斋需要这片地,否则,无论哪家住户想要卖房,都不可能卖出寻常房价,更何况清韵斋给出了一倍半的价格,这运气,完全可比天上掉馅饼。

  所以,大家是真羡慕有拆迁机会的那些住户。

  可是,就有不稀罕的。

  之前几个月,大家伙儿都伸着脖子,盯着居于混乱不堪环境中,却岿然不动的三家人。人们都以为这三家再等一个足够高的价位,却没想到,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

  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人会对这几人抱有同情怜悯,都是往死里鄙视、往死里幸灾乐祸。

  看看,这就是不知足的下场,赔了夫人又折兵吧?

  这下,不但得不到拆迁户的好处,还身陷大牢、身不由己了。大牢是那么好呆的吗?进去一趟出来,不死也得脱层皮。

  人清韵斋,以前那是碍于朝廷律法,这三家不肯卖房子,清韵斋也就不做强迫。如今却是不一样了,被人家拿住了错处,房子嘛,那还不是由着清韵斋想怎样就怎样?

  本来玻璃和琉璃就是这两年的敏感话题,清韵斋窑场又管制严格,寻常人想靠近都没机会,昨晚居然有人趁乱进去偷东西了。

  再加上平民百姓关注的拆迁问题和钉子户的下场。

  清韵斋再次成为京城各界人士议论的热点。

  一时间,李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种猜测议论几乎一边倒,都是说李家收买三户居民,不但阻碍清韵斋扩建,还唆使人偷盗清韵斋的技术。

  这种时候,李家和这件事撇清还来不及,哪里顾得上管张四等人的死活。

  邱久寿那里就更不用说了,别说他没这个念头,就是有,现在也不敢提。他现在正提着心,祈祷家主处罚的轻些。

  底层民众关心的是张四等人和那几间房最终的结果。

  而京城权贵人士却在震惊邵毅的手段。

  邵家到底有多少闲人?居然会用几个月的时间,去盯那五个寻常百姓?这么长时间的盯梢,被盯梢的人还有桂月坊李家的人,居然一点儿没被发现,这得有多专业?

  没做过这等事情的人,大概不知道这里面的工作量。可是,顺天府衙的衙役和捕快,大理寺和刑部的一部分官员却是知道的。盯梢这种事,计划盯着的五个人,其中有一个能盯出结果就不错了。

  邵毅在这件事情中,明确说出有结果的,除了昨日潜入清韵斋窑场的三人,还有李家那二等管事,以及管事手下的人,连那几个传话的小儿也在邵毅的掌握中。

  这其中需要动用的人手,绝不会是三五个或者十几个人。

  京城权贵层议论的都是邵毅的底有多深,当年襄亲王留给他的势力到底有多少。

  如此手笔,还有哪个再敢向清韵斋伸手?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