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3章:军事研究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根据昊菁皇帝的规定,射速最多不能超过每分钟三百发。

  由于未来会列装驻扎鲜卑利亚地区的王师,故而戴氏父子和项目小组成员已经在东北度过了一个冬天,用于测试机枪在极寒环境下的性能和问题。

  昊菁皇帝看过相关测试报告和现场录制的影像,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无非是低温下要给机枪多上油来润滑而已。

  此前这对父子已经在琼州岛上进行了热带气候测试,加上已经通过的极寒测试,便意味着这款机枪可以投入小批量生产了。

  为了减轻后勤压力,子弹尺寸与口径跟后膛步枪一样,一个弹板装有二十发。

  最大射程三百步,有效射程约两百步,也就是三百米,理论上是够用了。

  至于近百斤的机枪如何运输,通常来说需要至少四名壮汉才能抬得动。

  不过这个小问题根本难不倒昊菁皇帝,用大妈们买菜的小车就能解决了。

  将三脚架拆下来之后,跟枪身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对步兵的重量压力就不存在了。

  一个机枪班里的另外八个人,一半负责运输子弹,一半负责运输本班的给养和生活用品。

  一挺机枪内购价是一千两,一点都不便宜。

  但郑芝龙在看过实弹射击之后,一次便预订了五百挺,加上配套子弹和零部件,还保留了下次的优先采购权。

  只要步兵有了一堆这玩意,配合佛郎机、虎蹲炮、步枪、手榴弹,那真是甚子敌骑都不怕饿了,敢冲过来就是送死。

  较于以海战为主的郑氏,昊菁皇帝的王师的需求量更大。

  光是步兵和车辆,估计采购量不会低于两千挺。

  加上据点和舰艇的话,可能高达五千挺,甚至更多。

  不过在机枪问世之前,草原各部落就已经被大明王师打得能歌善舞了……

  在昊菁皇帝当场施射,没有发生问题之后,这款机枪便算是验收合格了。

  虽说只有象征意义,但属于必不可少的环节。

  比起后世同类武器,昊菁二十八年诞生的这款机枪已经等同于需要被保护的大熊猫了。

  可毕竟是造出来了,能够给步兵提供相对持续的火力输出。

  性能提升是以后的事情了,反正先给狗腿子们装备上再说。

  等用得差不多了,再打包卖给张献忠去换兽皮,顺便让他用机枪“啪啪”敌军团伙……

  不光是机枪,其他武器也是如此,总的来说,大明王师用的先进武器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有吃进的下家。

  兵部早已得到许可,将缴获和淘汰下来的武器全部卖了换钱,用来采购新式武器。

  二手货的优点就是价格实惠,而且量大管饱。

  只要对方能拿出钱或者等价物,郑氏船队便可以送货上门。

  以后二十年之内,除迫击炮之外,大明王师装备的火炮就三款,小佛郎机、前装式青铜拿皇炮,以及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