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6章:炫耀国力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盐商,一家便占据了北都一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榜单上排名第十五。

  茶商范巧智所在的范氏则是浙江最大的茶商,在大明也位居第二,第一则是控制着整个福建大红袍茶园的郑芝龙。

  榜单里当然有后起之秀,譬如苏州府的陈氏家族,依托上万部纺织机的工厂,以及当地的真丝原料,一举跃居排行榜的前三十。

  陈氏家族在长洲、常熟、昆山、太仓、嘉定都有工厂,是苏州府乃至南直隶第一私人纳税大户,也是大明帝国最大的纺织商。

  在南直隶地区,像陈氏家族这样,依托纺织业崛起的家族有很多,数量不下三十家,而且出口势头非常强劲。

  TOP500里的纺织大户,一半出自南直隶,余下则被浙江、四川、湖广、广东、北直隶这五省瓜分干净了。

  茶商排行方面,则完全被浙江、四川、湖广、福建、南直隶这五省给把持着,其他地方的茶商很难介入。

  垄断最彻底的行业则是造纸,来自辽东沈阳的王氏集团掌握有大明不下百分之七的纸制品市场份额。

  不光是书写与印刷用纸,生活用纸,譬如餐巾纸与手纸,也是极大的一块蛋糕。

  辽东,特别是沈阳本地的家族拥有这样的实力,昊菁皇帝当然不会放心。

  尽管顺鸡在北撤松花江之际,已经将全城的百姓,包括包衣奴才都给押走了。

  后来定居该城之人都是外来人口,即便如此,昊菁皇帝也让户部做了严格的审查。

  王氏家族更能有如此机会,就是因为其祖先当年在辽东经商,实则为厂卫的卧底。

  后来为了送出情报,在冰天雪地里走了五天五夜,最后见到接头对象的时候,人和马都不行了,没抢救过来。

  昊菁皇帝为了感谢如此忠勇之士,这才给了王氏后人一个机会和启动资金。

  能在沈阳城内出人头地之人,几乎多少都跟厂卫有些关系。

  昊菁皇帝这么做,就是让他们在吃喝玩乐的同时,还能互相监督。

  他们就是天天骑大洋马,昊菁皇帝也不会管,唯有两点,不准扰珉,更不准叛乱!

  沈阳不但是大明最大的造纸、板材、家具制造中心,而且是东北土特产的集散地,兼顾冶炼从本溪运来的铁矿石。

  纸木制品、物流、钢铁,有了这三大业务,当地的明人也就完全不愁生计了。

  在TOP500里,造纸大亨有七位,其中有三位出自沈阳,而有幸承担着贡品任务的王氏家族跻身前二十。

  为啥粮商于氏仅排名第十二?

  因为有苏尼特部腾机思与其弟腾机特兄弟这样的躺赢的好榜样!

  苏尼特部持有奥尤陶勒盖矿与塔旺陶勒盖矿的两成股份,前者是富含金银铜等贵金属,折价上百亿银币。

  后者蕴藏有煤,较于前者属于贫矿,好在煤有六十亿吨……

  腾机思、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