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77章:沥青道路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说,山茜车夫运输一桶油能赚二两银子,刨去各项成本的话,一桶油至少能赚一两。

  陕茜油田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油田做工的青壮,平均下来,一个人卖力苦干一天也不见得能弄出多少油,经过过滤之后,五天能搞出一桶就不错了。

  可一个月干下来,起码也有五六桶的成绩,折算成银子就是五六两之多。这在陕北是首屈一指的好活计,一群劳力争先恐后的跑来采油,根本就不怕又脏又累。

  一些识文断字的家伙也看过报纸,知道脚下埋藏着取之不尽的火油,故而口口相传之后,大家也放心在油田做工了,这辈子算是有了着落了。

  在油田,劳力们都把火油称之为“黑银子”,只要从地里挖出来,那就算是挖出了银子了,意味着自己没白忙活。

  这样在油田里的一些地方自己挖油的叫“散工”,每天可将自己挖出来的油上缴给官吏称重,按采掘的重量领取铜钱。

  而受雇于官府,也就是延长油田公司的雇员叫“正工”,即正规的劳工,“正工”都在官府占据的最大、最好、最容易出油的井口工作。

  “正工”每月三两银子定死,不过管饭,有住的地方,比“散工”要稳定,但没“散工”赚的多,要是手头太缺钱就做“散工”,反之就做“正工”。

  分成两种工人也是出于无奈,左懋第知道要是刚开始就把油田正式工人的月薪定得很高,那往后的月薪只能越来越高,油田就赚不到多少银子了。

  油田、煤矿、金矿将是未来陕茜的三大进项,金矿近期是指望不上,煤矿只能在本地销售,其他地方都有煤矿。

  在陕茜境内,能够快速获得回本,而且可以大规模销售出去的也就只有石油而已,左懋第这才特别关心油田的发展。

  根据某太子提供的图纸建造的油井已经竖起来了,不过由于钻井用的钢管硬度不够,即使头上安装了金刚钻,在牲口的拉动下,也难以只能钻入百米深的地下。

  很多地方都要采用人力挖深坑的办法来采油,笨是笨了些,而且效率低下,鉴于要从无到有,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

  若是一年油田的产出可以达到二十万桶,价值六十万两银子,那的确可以解决本地很多人养家糊口的问题。

  别的不说,起码真个诞安府和榆林卫百姓的吃饭问题就不用左懋第发愁了,等于消除了巡抚大人三分之一的愁事。

  左懋第无非是多虑三大块,即陕东的诞安府,陕北的庆阳府和平凉府,以及西部的巩昌府和临洮府。

  这下诞安府有了延长油田,西边又有了金矿,只要先稳住了两头,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思如泉涌的左懋第洋洋洒洒写了几十张纸,将到任后所见所闻过的重大事宜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得某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