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2章:崇祯大悦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令崇祯极为满意,这才命其掌管重设的东厂。

  “将话说清!莫要有头无尾!”

  崇祯正在忧心于京城被围之事,此前已派总兵官宋纪率两千勇卫营将士以及五千其他各部人马北上驰援。

  尽管兵力较于南下东虏之规模有些相形见愧,但也是崇祯在短时间内所能拿出来的最多的了。

  能否给京城解围,崇祯心里实在是没有把握。

  一方面还在对那逆子将自己赶到南都而生气,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东虏得逞。

  若是京城被东虏攻陷,只怕接下来,东虏便要大规模南下,沿运河攻至两淮也说不定。

  两淮防线若是不保,缺乏守军防御的南都必然不保,届时连两宋的局面都难以保全了。

  历来是守江必守淮,可是淮河防线已经没甚子守军了,若想确保安全,只能抽调正在剿寇的洪承畴所部。

  让洪承畴尽快回援的命令已经派飞骑发出去了,只是这位权臣能否听从自己,崇祯有些吃不准。

  不论洪承畴所部还是孙传庭的人马,当初都被划给了那逆子来掌管,自然也包括每年的饷银与粮草。

  崇祯有心拉拢洪承畴听命于自己,奈何兜里银两不多,洪承畴手中可是有十余万人马,一年的开销那是相当之多。

  只能先将眼下的窟窿堵上再说,洪承畴出兵也好,不出兵也罢,宋纪均要率部尽快抵达畿辅。

  用七千人给京城解围,朝野自然是不看好的……

  鉴于太子监国之后的所作所为,文臣们当然希望这位年纪不大便仿效夏桀商纣的太子死于乱兵之中。

  然后众人便可上奏崇祯皇帝,立田贵妃所生的五皇子为太子了,这样才算是最为明智之举。

  贸然提及废黜太子便是动瑶国本了,此乃大忌,当年便是因为此事而闹得不可开交,至今还令朝野上下难以忘怀。

  心里想归想,但谁也不会将此事说出口。一旦说出口,没人会施以援手,只能自己认倒霉。

  将来北边那位登基大宝,只怕江南的商贾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为了银子,也要抗拒到底,不过时间还有很多,暂时无须着急。

  于是,南都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皇帝不想让太子死,大臣们却刚好相反。

  但实际情况是七千人马是不可能给京城解围的,哪怕都是勇卫营都做不到。

  这里面更别说还掺杂了大量颓废不堪的南都守军了,这些人根本就不想打仗,畏敌如虎。

  崇祯急得都吃不下饭,尽管田贵妃已经好生安抚过多次了,可崇祯依然感到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京城若是被东虏攻占,王师再想夺回来,那就千难万难了。

  畿辅一丢,辽西的人马还能继续坚守么?

  万一这部分守军再归降了东虏,那还得了?

  想来想去,崇祯又下一道命令,将固守凤阳的兵力再调去一些。

  凑个一万人,已经算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