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对奥斯卡的渴望_文娱之开局被明星老婆扫地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邱木早在《无人区》的时候,便已感受到了来自于大宇宙意志的神秘力量。

  关于两个世界之间那总会碰撞出来的一点点巧合,黄维、周虞的“电锯惊魂”萌芽、还有半岛的宋康浩……

  而这部《东街少年杀人事件》。

  简直与前世杨德昌的那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神似,从叙事结构、镜头调动……等方面都有着点杨德昌的味道,当然,它要更加的粗犷、原生、野蛮,但依然给邱木一种如同考古般的惊奇。

  毕竟。

  那可是杨德昌。

  湾湾“新电影”的领军人之一,他和侯孝贤两人可谓是直接将湾湾电影拉入了一条充满着艺术的道路,可谓是影响了湾湾电影几十年,绝对的大师级人物。

  这里,插入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

  上世纪80年代,湾湾动荡,文化寒冬,在一系列的整顿之后,湾湾决定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有着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和文化体。(扯淡体!)

  体现在电影上,便在于出台了辅导金,希望推动湾湾电影向外进发。

  对于当初,电影获得三大电影节兼奥斯卡的认可,无疑是让湾湾电影得到国际认可的最上策,因此,辅导金全力扶持艺术电影。

  新电影的风潮浩浩荡荡,也着实在三大取得了丰厚的成效,时至今日,侯孝贤和杨德昌都是TSPDT中华语导演中的最前列。

  第一是墨镜王。

  本来呢。

  这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但,让人觉得戏谑荒唐的便是……这一股子艺术风貌似吹得太大,直接把湾湾的电影工业吹垮了,艺术片成了湾湾电影界的主流,商业制作无人问津,不少商业导演都离开了湾湾。

  其中。

  便包括着李安。

  而众所周知,迈入新世纪之后,商业电影才是主流,垮台了的湾湾电影在03年全年仅有15部上映作品,票房累计1000万出头。

  以至于后来侯孝贤本人都不禁感慨,自己的《悲情城市》得奖不是一个好例子,开了一个坏头。

  这下子。

  什么有影响力的文化体没捞到,还坑了自己一把,沦为一个笑话。

  大概。

  这也算得上是现实版的不作死便不会死的例子吧,大快人心。

  站在电影艺术上,邱木非常欣赏杨德昌和侯孝贤,站在电影工业上,邱木对于湾湾的现状亦觉得很OK。

  两全其美。

  咳咳。

  正因如此,邱木对于国师那一代导演还是保留着一定尊重的,毕竟,站在新世纪的转角,也是他们推动了大片时代,至于那些烂片……

  只能说,这世上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烂了,该怼的还得怼。

  在此,即便是身为文青的邱木也不得不承认,对于一个地区的总体来讲,电影工业才是重头戏。

  个人可以艺术,但,对于一个地区,不能完全艺术。

  流行大众才是主流。

  当然,艺术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