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节 演习(一)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志你讲的新炮弹,造出它的意义是什么?」孙尚香又开口提问:「有位首长念过两句诗:"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请问你对此怎么看?」

  「记者同志真以为杀伤明国那些惜命的武官、乞丐样的官兵犯得着研制锻钢榴弹?」齐氪珑又梗直了脖颈:「你想错了,他们根本不配,这种好家伙是我们以后招待满洲***用的。」

  她们后边的对话,麦瑞宝这会儿已经想不起来。明国、满洲***、军事威胁,这几个词跳进他的脑子在那里不停地打着转。瑞宝放下筷子,无意间又触碰到须臾不离身的相机,那种感觉愈发强烈起来:有大事即将发生,而他乃至他的整个家庭都必然席卷其中。

  丁丁首长经常挂在嘴边有句口头禅:「好新闻是跑出来的。」麦瑞宝不知道自己此回拍下的采访照片算不算好的图片新闻,可论跑,这趟儋州之行着实是没少跑。儋州工业区虽说是个「区」,实际占地面积几乎是全县三分之一的地方。虽然建设还只能算是初步展开,但是其中已经投产的各种企业和配套设施确实叫人大开眼界,然而此后参观的儋州建材厂、水泥厂、海产品加工厂等等企业,纵然刘易晓市长把他的「地方工业建设成就」介绍得天花乱坠,考察团诸位显然对那种临高随地可见的小厂兴致缺缺,连麦瑞宝也意识到它们基本就是儋州工业区服务的配套设施。考察团的元老们倒是对吕泽扬主持在峨蔓墟建起的国民军整训中心颇为瞩目。

  华南最大的国民军训练中心目前被设在香港岛。不过港岛的地方毕竟太小了,随着设在当地的机构和设施日渐增多,多少显得捉襟见肘了。训练中心便筹划迁往大屿山。

  大屿山的训练营承担的是国民军的入伍训练。主要是对降服于元老院旗下的各种旧式武装进行整编改造,某种程度上说是政治训练大于军事训练。而吕泽扬另辟蹊径,在儋州设立了一个「国民军教导队」目的是「高级战术训练」。主要是为了国民军培训军官和军士,同时也担负国民军中某些特殊部队的训练。

  吕泽杨选定的这块宝地临近儋州北部海岸,缺乏河溪,除了海边零落的盐村可谓人烟稀少,不需要担心践踏田亩。麦瑞宝打量着崭新的营房、栅栏和训练器材,它们的木质部分还没来得及涂上油漆。众多来自四海八荒的国民军新兵、外籍士兵操着各种奇怪的口音,把新话号令喊得荒腔走板,队列也显得歪歪扭扭,几名军方元老望着他们列队操练的滑稽模样,反倒交头赞许,又忙不迭地拉着吕泽扬元老问东问西。

  麦瑞宝用工业园里捡来的木棍做了个简易的支架,试图将相机架上去拍下元老们的英姿,一阵咯咯的娇笑让他手上的动作慢了下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