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敲竹杠_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底,冯智彧记忆中那场贞观三年的蝗灾如期而至。

  事实证明自然的力量是最难以人为力量去干预的,或许人这种生物能做到那个程度,但对于大唐来说他们还做不到那个地步,最起码现在不行。

  之前冯智彧一直都好奇李世民是怎么渡过这段对他来说堪称是无比黑暗的时期的,但等到真正经历之后冯智彧才算是明白了。

  虽然从李世民更改年号的贞观元年开始到贞观四年自然灾害就没停过,但真正能够影响整个中原局势的却并不多,最起码没有冯智彧想象的那么多。

  贞观元年,河北和山东诸州大旱。

  关内算是大唐时期产粮的主要地区,因为这个时期的南方还没有被开发,能够大量种植粮食的地方也就只有扬州和余杭的部分地区而已。

  河北和山东也是产量重地,但却没有关内的贡献多,毕竟关内算是占据了地理优势。

  贞观元年的这次旱灾对大唐的打击的确是很大,但却也达不到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的地步,而且这个时候大唐还是有一定的救灾能力的。

  问题来了,贞观二年,关内诸州大旱,三月关内二十七余州蝗灾,六月京畿道蝗灾。

  六月京畿道的蝗灾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因为这个时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而六月的时候小麦基本上已经收得差不多了。

  影响是有,夏种秋收的粟和菽受到了影响,这两种作物在京畿道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推迟了种植时间,少部分地区蝗虫过去地太慢,这一季没能种粮食。

  但总的来说,小麦是这个时代粮食作物的顶梁柱,收到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了,这仅限于贞观二年六月的京畿道地区,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三月份关内那场影响范围达到二十七个州的大蝗灾。

  三月份蝗虫过境,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二十七个州的麦苗必定是遭到了灭顶之灾,粮食重产区遭到了这种灾害,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个时空冯智彧带了四十万石的粮食雪中送炭拉了深陷泥潭的李世民一把,而在那个没有自己的时空,冯智彧觉得这一场蝗灾就能掏空李世民的家底儿。

  而到了今年,也就是亲自经历了这场贞观三年五月份的蝗灾后,冯智彧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能够挺过去。

  干旱让小麦更早的枯黄,虽然在灌浆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来补充种子内的淀粉和蛋白质,但却也让收割的时间提前了。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蝗虫的主要食物是禾本科植物的叶子以及像大唐的菘菜这种水分含量较高的叶子。

  五月份,因为干旱小麦已经提前发黄,种子已经有些干硬。在蝗虫食谱上的植物无一不是富含水分的,发黄发硬的种子不合它们的胃口。

  而且蝗虫过境其实是很快的一个过程,它们会迅速吃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