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章_宋穿之东坡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日子,王家人都深感无颜再见苏家兄弟,幸好这两个还要上学,并没有再来,不然赵氏和王浮就要抓狂了。

  王浮的心情十分复杂,她已经在偶像面前丢了脸,此时既想去找人家要签名,又怕到了他面前更丢人。总想把他当做生活中的寻常人物,当做邻家哥哥,可只要一想起他后来写的那些旷古绝今的诗词,他展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就没办法不心潮澎湃,变成一个傻子。而赵氏呢,她不小心把王浮那幅“杰作”给了苏轼包果子,那图案,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她审美不正常吧?而且还是包了吃食,她都没脸再见苏轼了……

  然而他们家和苏轼的缘分似乎还没有完。王瑜在家闲得无聊,本来想温习功课,结果他的书都留在了青神,而在眉山现买又浪费钱,所以他出去打听了一下,这附近有哪些人家藏书多,心地善良愿意借书给旁人的,结果问了几个邻居,得到的答案都是——纱縠巷苏家。虽然王瑜看苏轼不惯,但他不会跟书过不去,于是他就去借书了。

  等他回来之后,一口气灌下一大碗绿豆汤,喘着气向王浮吐槽道:“十娘,我总算知道为何每次苏轼来都盯着我家点心果子不放了,你是不知道,他们家的茶水果子有多难吃!”

  原来程氏自幼生长于富贵之家,喜诗书、好女红而不擅烹饪,真正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嫁给苏洵后,他们家的条件不好,程氏又深爱苏洵,于是为他洗手作羹汤,学了烹饪。但她显然在这一方面没什么天赋,但苏洵从来不说她做得不好吃,反而会十分开心地吃掉她做的所有东西,这就导致程氏对自己的厨艺有了不正确的认知。苏轼和苏辙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准嫌弃程氏做的东西,否则挨揍,可能这就是苏轼后来成为一代“吃货”的终极原因吧。

  更可怕的是,王瑜说:“苏轼说他很想念我家的酸梅汤和梅子酥,等他有空了就来我们家玩。”

  王浮心中摆手三连:不想不要不欢迎。

  为了躲避随时可能到访的苏轼,赵氏带着有同样心思的王浮去了清水寺,找出了家的赵悦。赵秀才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亦负有赡养的责任,还是应该让他知道赵秀才的情况,再做决定更好。

  清水寺比处在深山之中的白云寺更大了许多,有百来个僧人,寺里遍植松柏,绿树成荫,许多树上都挂着红色绸带,那是信众许愿时用的信物。赵氏信佛,来到佛门清净之地,虽说是有凡尘俗事,却也不会怠慢,一间间大殿拜过去,也折腾了半个上午。两人稍作打听,便知道如今的赵悦赵宣澜已经成了灵尘大和尚,正在讲经殿为小沙弥们授课。

  赵氏带着王浮一路走过来,王浮握着她娘亲的手,觉得她手心里全是汗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