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桦国第一机械集团_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项目,以前几乎都是被欧洲和日本企业垄断。

  这利润肯定不低,而且还有不菲的售后维护费,养活第三机床厂绰绰有余。

  这两家企业虽然不出名,但是背靠腾达机械,还是可以拿到相当一部分的订单。

  姜余打算让这两个厂家,跟京都机械和机电等理工大学搞个长久战略性合作,弥补他们研发不足的短板。

  集团的这几家公司如果能够相互完美配合,占据国内机电工业市场大部分的上游产业,指日可待。

  整个集团的资金财务全部由陈松组建的会计事务所接手。

  这个会计事务所集合了全国最尖端的那一批顶尖会计。

  他们游走于姜余产业圈之外,只对姜余个人负责。

  经过差不多将近两个月的选址和装修,家乐福已经在全国各地开了1000多家大型超市。

  按照之前的计划,90%以上都是原军工产业的职工和家属。

  为了让超市产业更加有序的发展,姜余特意组织一个学习团,去岛国参观培训。

  像这种第三产业,必须时时刻刻紧随国际潮流,并且结合当地的民情,有序的开展业务。

  1995年,也就是今年,桦国已经向国外放开了零售市场。

  很多国外知名的零售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内展开布局,全面竞争在所难免。

  也幸好,姜余高瞻远瞩,提前开始了布局,好位置都被他优先抢占了。

  ……

  桦国国内的稀土矿公司现在只剩下了东方矿业集团。

  它和北美的mountainpassmaterials公司,是世界上唯二的稀土矿提炼公司。

  为了避免被全世界集火,姜余与东方矿业领导层达成了一个共识。

  1.只卖稀土元素,不卖矿。

  2.出售价钱与mountainpassmaterials公司看齐。

  3.提倡来料加工,加工费用可以与mountainpassmaterials相比较。

  其实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利润可以更大化,另外一方面可以养着唯一的竞争对手。

  mountainpassmaterials的提纯加工技术已经大大落后于东方矿业。

  他们的利用率和提纯率根本就无法与东方矿业相比较。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稀土元素的价钱自然而然也不便宜。

  东方矿业的成本综合起来也不过是mountainpassmaterials的十分之一左右。

  高价卖稀土元素或者来料加工提纯,对东方矿业来说有利无害。

  另外,东方矿业的勘探人员,在蒙古国“旅游”时,意外的发现了大量的露天稀土矿。

  因为设备缺乏,只能大概估计了一下,其储量不会比国内差。

  这个消息令东方矿业的几位高层都是很震惊,同时又很欣喜。

  他们决定把这个消息列为一级保密信息。

  姜余建议等到合适的时机,把那几片土地买下来,或者以其他理由进行勘探和快速挖掘。

  争取短时间内把这些东西都挖过来储存好。

  那片露天稀土矿还含有少量的铁矿石。

  总经理建议直接用铁矿石的价钱买下来,然后大手笔开发。

  趁着蒙古国的高层还没有意识到那些珍贵的稀土,用最快的速度把那里的稀土矿产挖光。

  姜余原则上同意总经理的建议。

  但他的想法更加宏大,他想拍出更多,更庞大的“旅游团”去那里看一看。

  万一有更多的稀土矿呢?

  蒙古国现在的gdp也就9亿多美元。

  不到5000瓶长生仙酿!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