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百四十五章:郑敬谦的不要脸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城的话,那比我和燕王殿下的田地还要多!”

  “嘿嘿,这话说的对,俺虽然贵为亲王,但俺的手中可没有多少良田呀,加之北平附近天气苦寒,田地又怎么能比得上江南水乡呢?”朱棣也插话道,虽然脸上带着笑,但看起来却总让人觉得有些邪魅。

  陈松和朱棣的冷嘲热讽并没有让郑敬谦改变脸色,郑敬谦还是刚才那一副笑脸。

  “不过是常人胡乱言语罢了,朝廷明令禁止投献,我家的土地也不过是祖上传下来的。

  虽然平日里也买了很多,但哪里能当得上郑半城一说?别说是郑半城了,泰州城的一角都没有,恐怕是常人见我家大业大嫉妒而已,胡乱说的罢了!”

  郑敬谦云淡风轻,没有任何的愤怒,也没有过分解释,只是用这样的话来搪塞。

  说实话,这样的解释虽然不是最好但却是最合理,这个郑敬谦人老成精,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也知道该如何能尽可能地洗清自己的嫌疑。

  陈松今天来也不过是想见见、试探试探这个郑敬谦,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所以也用不着如此刨根问底。

  “郑员外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恐怕就是旁人胡言乱语罢了!”陈松说道。

  “不知郑员外家中几口人啊?看起来倒是香火鼎盛,定然会成为一个绵延千年的大家族啊!”陈松夸赞着。

  坐在陈松旁边的朱棣刚刚端起茶杯喝茶,在听到陈松这句话时,差点一口水喷了出来。

  绵延千年的大家族?这话听起来怎么就这么扎耳?被你陈松盯上,能在绵延个十几年都算是大福。

  别的不说,就说胡惟庸和李善长。自从陈松进京之后,他们死的特别快,这一切和陈松都脱不了关系。

  朱棣深知这里面的底细,所以在听到陈松这样说的时候,差点没忍住。

  “咳咳!”

  陈松也注意到了朱棣的反应,轻咳两声以避免尴尬。

  “郑员外的家中都有哪些产业?”陈松随口问道。

  郑敬谦打着哈哈,“也没有什么产业,无非就是种地罢了,我家是耕读传家,主要还是以做学问为主,至于做生意之类的,属于下贱产业,我家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怎么可能会去碰这些东西呢?”

  “呵呵呵呵,说的比唱的还好听!”陈松心里冷笑不止。

  还说什么做生意是下贱产业,还说什么商贾属于贱籍,现在话说的一个比一个好听,可事儿做起来一个比一个狠。

  “郑员外可真是高风亮节,朝中恐怕没有像郑员外这样的人。

  在下回京之后,定然要在陛下面前保举郑员外,这样的人怎么能窝在家乡呢?肯定是要为国出力为朝廷出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陈松表面上夸着郑敬谦,夸着夸着,语气一转,“可是,我在来拜见郑员外的路上,却遇见了一个人!

  是一个小女孩儿,叫做杨翠娟,恰好遇见了她,她给我说,郑员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百姓非常好的人,修桥铺路,还借给百姓钱看病,是一个从古到今不多见的好人!”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