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三章 仪服之礼_嫡长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沈华善的庶孙女虽然已经落选太子良娣,但是他还这样尽心尽意为太子打算。由此可见,沈华善这个太子詹事,还是十分尽职的。

  当沈华善为侄子、国子监丞沈则儒求恩典外放时,长泰帝便欣然应允,准许沈则儒任西宁道滇州府长史,不须等今年考课考核,只交接好国子监事务,即可赴任。

  这算是看在沈华善为太子尽忠的份上,又看在沈家女落选太子良娣的情况上,才给的恩典。

  总之,君臣两相宜,臣臣两相得,这一段时间的朝局,是平静到不能再平静。

  转眼间,就到了十月。十月,太子纳良娣。

  纳良娣对于东宫来说,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可以说是个极其简单的事,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让东宫诸人提前适应一下太子、太子妃大婚的热闹罢了。

  太常寺、礼部、少府监都在专心筹备着太子大婚的种种事宜,也腾不出手来处理这样一件小事,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小事,根本就无须用到礼部。

  总之,纳良娣这个过程是极为简单的,也没有宴会宾客这一说,到了吉日那一天,将两个太子良娣从皇城侧门抬进来,再从东宫侧门抬进太子寝殿,然后晚上太子和良娣敦伦过后,这事就完成了。

  却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也出了岔子,充分让沈华善知道詹事府的办事不周全,也让他充分了解到一个年轻人的犯浑,虽然这个事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却让沈华善头疼不已。

  这个岔子就出在太子纳良娣时所戴的头冠那里,就一顶小小的头冠,却让詹事府的官员吓得脸色煞白,就连沈华善当然也不例外。

  大永立国二百余年,是有一套完整的仪礼规范的,具体就体现在皇室、朝臣、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尤其是体现在吉、丧、祭、悼等大事中。

  太常寺和礼部就是专为了实行、管理这些礼仪而存在,行每事须遵每礼,不然,就是违礼。轻者会受谴责,重者会被问罪,尤其是皇家礼仪,代表着大永的典范,更是不能有半点差错。

  虽然两百多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仪礼在每代根据不同的情况略有调整和更改,但是总的来说,这样一套仪礼规范是稳定和严格的。

  比如关于太子之服的礼制,《大永大典》中就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凡皇太子之服:衮冕,垂白珠九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青纩充耳;犀簪导;玄衣、裳,九章,每章一行,重以为等,每行九……侍从皇帝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则服之。……”

  总之,大永倡导的是“不学礼,无以立!”,而守礼最基本的体现就在穿对衣服戴对头冠,先朝就有官员因为朝服问题而被问罪的。

  衣裳虽小,而礼制实大,这一点,是大永所有官员的共识。

  上述的那套太子衮冕。太子在册封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