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章_穿越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越初唐!

  苟超年后连着给几位县里的大佬家中盘了火炕,与县里的各处差官大多混了个脸熟。

  昨日在那排队预订短工时,遇到的那个衙役就常在府衙里当差。

  既然算是半个熟人,见识到了县令对他一家的不同,衙差也想结结善缘,就向苟超卖了个好,给他找的几人都是平日里做工的勤快人,又身强体壮,人口简单。

  丁铁一家带着个九岁的男孩儿,这三户里算是人口较复杂的,但纯粹的单身男人,尤其身强体壮的本就不好找,还得考虑到老实本分,性情驯服,好指挥等指标就更难上加难。

  好在村里的男孩儿,九岁也算半大不小,明白事了,也能帮着做许多事情。苟超干脆就给他派了放羊、放猪,看护鸡、鸭、鹅等杂活。

  村里的人,马上就要见多,许多打工的眼看要涌进来,村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苟超就买了几只小鹅养在家中。其实养条狗也不错,只是养狗是个只进不出的事情(苟超有点矫情,从来不吃狗肉,算是半个爱狗人士),索性就用鹅来代替。

  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的出鹅的厉害。其实鹅这种家禽与鸭子一样,有很强的纪律性,体型又大,还有领地意识,看家护院是把好手。苟超小时候最怕的就是村里养的大鹅,虽然还是穿开裆裤的年纪,可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被长脖子一伸,乱叫着的群鹅,追撵拧屁股的事情。

  赵梁一家,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地短工首选。赵梁三十九岁,是个经年老农,打小就在地里长大,人很老实。他儿子刚刚二十,不仅是个六指,人还有点痴傻,所以一直没有成亲,但绝对听话,被他父亲教导地也会干活。

  两人也姓赵,听差役介绍时就觉这户主家亲切,很敞快地答应来这里做工。

  最后一个则是位四十出头的汉子,为人极为沉默寡言。此人身板极好,据那个差役介绍,百十斤的沙袋,他一次能抗两包,比那些壮小伙子还厉害。

  这几人说是短工,实则也不算短,是要做到六月份,粟米、黍米都进了地才走。这就意味着得给几人找住宿的地方。

  苟超雇人时只想着人手够用,等到拐进县道时才想起这个难题,揪了一路头发,才想到一个勉强的解决方案。

  何为“勉强的解决方案”?就是指其中一个环节还不晓得能不能成。

  “阿婆,您看成也不成?”

  说明来意后,苟超便忐忑地等待着韩阿婆的“判决”。

  韩阿婆就是去年苟超帮着修葺茅草屋的那个孤寡老太太。

  她一人住着,身体也不太好。村里只分了四亩土地给他。张保长为人不错,每年都带人把她那四亩地给翻上一遍,但具体播种、田间管理,就不能再管了。

  韩阿婆自己种点豆子、萝卜、粟米、荞麦、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