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章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_黄帝内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服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

  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

  帝曰:善。复已而胜,何如?

  岐伯曰: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

  帝曰:复而反病何也?

  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火燥热也。

  帝曰:治之何如?

  岐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

  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

  帝曰:其逆从何如?

  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帝曰:其生病何如?

  岐伯曰: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肿血溢,疮疡咳喘;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肿,呼吸气喘;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火票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骨行足病,瞀热以酸,肿不能久立,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写,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少阳在泉,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