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知恩报恩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新立,来京朝贺的官员络绎不绝。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思想上压力山大,一路上战战兢兢,几乎夜夜难眠。

  赵匡胤在落魄之时,前来投靠,王彦超时任复州防御使,不肯收留。从前对被人带搭不理,现在赵匡胤当了皇帝,高高在上,高攀不起,他会不会追究自己当年怠慢之罪?

  太监前来宣读圣旨,令新来的五个节度使白重赞、武从德、王彦超、郭从义、杨廷璋,到上林苑见驾。

  王彦超闻听,不由得浑身直冒冷汗。若是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在,随班叩见皇帝,未必专门问你什么。现在到上林苑去见驾,就不得不与赵匡胤面对面的奏对,若皇上问起当年之事,恐怕罪责难逃。还未到上林苑,王彦超的内衣已湿透大半。

  太监向上奏报:“五位节度使已在外面候旨。”

  赵匡胤道:“宣他们进来。”

  五人进入阁内,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三跪九叩大礼行毕。

  赵匡胤道:“今日闲来无事,因念卿等驻防西北风沙之地,守边辛苦,特地宣召诸卿等前来,赏花饮酒。”大家谢恩落座。王彦超见赵匡胤态度和蔼,丝毫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才稍稍放宽了心。

  赵匡胤吩咐摆酒设宴,与众卿畅饮。这些节度使见新皇平易近人,也不再拘束,三杯酒下肚,众人都略有醉意。

  赵匡胤终于开口说话了,他问王彦超道:“朕当年投靠于卿,卿为何不肯收留朕?”

  王彦超惊得当啷一声筷子掉在地上,慌忙起身,绕开桌案,匍匐在地,回道:“当年……”,他清了清嗓子。

  “当年臣任复州防御使,不过是一勺之水罢了,一勺之水怎样能容得下神龙……皇上当年没有留在复州,才使得神龙有今日之腾飞,这都是天意安排。”

  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就此释怀。

  王彦超擦了擦脸上的冷汗,也跟着尴尬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上朝,王彦超被封为中书令,不久以后,调为永兴军节度使。

  成大事者,必然有非同一般的容人雅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皇上肚里能装下一片海。

  天狂必下雨,人狂必有祸。在进京觐见的地方官吏中还有一个人,也是吓得要死,这个人就是随州刺史董遵诲。

  当年,赵匡胤到随州投靠董宗本,公子爷董遵诲狂得不行不行的,没少给赵匡胤小鞋穿,跟他过不去,让他难堪。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赵匡胤当了皇帝,董遵诲心中惶恐万分,感觉自己这次过不了这一关,必死无疑。

  赵匡胤特地“便殿召见”,董遵诲一进殿,便伏地请死。向上叩头道:“臣愚昧,不识真主,臣死罪。”

  赵匡胤哈哈大笑,令左右把他扶起,问道:“你还记得当年紫云和化龙的梦吗?”

  董遵诲再次下拜,不住地叩头道:“吾皇万岁万岁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